建筑工程要求保證建筑物在壽命周期內安全使用,同時應盡可能節約建筑材料,保護環境和減少資源消耗;所以在建筑過程對材料性質的選用至關重要。一方面,建筑物材料性能的優劣將影響建筑工程質量,如果材料選擇不合理,那么建筑物的節能環保技術無法發揮作用;另一方面,材料性能的優劣也決定著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周期。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以及建筑物建成后的保養、能耗以及拆毀后的回收利用等因素應加強重視?;炷潦墙ㄖ谋貍洳牧?,它的改良優化對建筑工程具有重大意義。隨著新材料技術的發展,混凝土技術也隨之發展,新型綠色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得到不斷的發展與應用。
1
綠色混凝土的定義
吳中偉院士提出建筑工程應堅持“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一中心思想,亦即中國必須走“綠色混凝土道路”。此中綠色的定義為:(1)節約資源、能源;(2)不破壞環境,更應有利于環境;(3)可持續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綠色混凝土技術是節約、環保、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堅持能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
綠色混凝土與建筑工程
建筑物因瀕臨使用年限、損毀或者市政拆遷等原因,不可避免要產生大量廢棄混凝土,傳統廢棄混凝土處理方法就是占大量土地集中堆放和填埋。綠色混凝土技術能將廢棄混凝土破碎、分級和組配,成為再生骨料。同時綠色混凝土技術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煅燒技術,循環利用煅燒的余熱,節約成本?;炷恋哪途眯栽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也將得到一定的提高?;炷恋哪途眯允怯绊懡ㄖ牧鲜褂脡勖年P鍵因素,在建筑過程中可以通過綠色混凝土技術有效地減少建筑材料的生產和使用。綠色混凝土技術應支持“開源節流”理念,唯有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行的理念,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3
綠色混凝土發展創新應用
3.1 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利用廢棄的混凝土,經破碎、清洗、篩選分級等流程,再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得到再生骨料,利用再生骨料制備的混凝土稱為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減少了混凝土工業對自然石灰石的開采需求,同時也加強了對廢棄混凝土的循環利用,因此降低了生產成本,從源頭上解決了天然骨料日益匱乏困境和大量礦石開采導致生態環境問題等,即保護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又保證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術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通過對再生骨料的抗壓強度、壓碎指標和孔隙率等力學性能進行研究,成功發明各種強度等級的大坍落度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
(2)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鹽侵蝕性。由于再生骨料孔隙率及滲透性比普通混凝土較高,導致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鹽和抗酸侵蝕性稍差。但摻加粉煤灰后,能減少硫酸鹽的滲透性,提高其抗硫酸鹽侵蝕性。
(3)運用現代微觀測試設備手段,進行電鏡和巖相分析等觀測,分析高強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遇水后的產物以及水泥與骨料結構面接觸部位的形貌等微觀結構,并與普通混凝土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舊水泥石界面處會形成一個由原天然骨料與舊水泥石界面和新舊水泥石界面的雙層界面。
(4)通過單軸抗壓試驗獲得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應力一應變曲線,確定高強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應力一應變本構模型。
(5)在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氯離子滲透性測試基礎之上,將再生骨料混凝土與普通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氯離子滲透性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對比研究發現: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較天然骨料差,但是仍具有較好的抗氯離子滲透性能。
(6)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抗凍融性比普通混凝土差,但是通過高性能再生骨料與普通骨料混合使用以降低水灰比方法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凍融性。
3.2 輕骨料混凝土
輕骨料混凝土采用輕粗制骨料、普通砂調配而層的混凝土,其密度一般比普通混凝土密度小30%左右,可以顯著節約建筑工程的運輸成本。輕骨料混凝土的技術主要特點如下。
(1)其使用的骨料主要來源于頁巖、粉煤灰、淤泥等工業廢料,并經煅燒工藝處理。在煅燒過程中,內部會產生很多空隙,因此密度較小,在新拌混凝土的水泥漿中容易上浮,使混凝土離析、分層,勻質性變差,密度越小表現越明顯。 如圖1所示:
圖1 輕骨料混凝土
(2)其多孔的特性導致泥漿泵送過程中吸入水分導致可泵性變差,泵送施工不容易實現,特別是超高層施工泵送。
(3)因為輕型骨料強度遠低于普通骨料,所以不容易配制出高強度混凝土,這阻礙了輕骨料混凝土進一步推廣。
輕骨料混凝土技術主要研究內容及成果如下:
(1)通過研究輕骨料混凝土的里外分層現象,通過大量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流體力學原理確定輕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流動方程,探討如何保持輕骨料混凝土保持勻質性的機理和方法。
(2)基于輕骨料的高吸水率,在普通砂石材料進行了LC7.5~LC50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配比試驗研究,研制出一套完整的輕骨料混凝土加工技術;并且配套外加劑的發明成功地解決了全輕混凝土的高層施工泵送難題;新型全套技術加工的輕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55MPa,并且泵送高度達到181.4m,成功地解決了超高層建筑輕砂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術難題。
4
結語
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時期,礦石資源消耗量不斷增大,也給環境帶來惡劣影響。通過大力發展綠色混凝土技術,工業廢棄料回收利用、混凝土高性能研發、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減低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文章來源:中國混凝土網)